成人电影

辽宁科技大学:锻造冶金栋梁 像炼钢一样育人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文章来源:辽宁科技大学 【字体:打印本页

  作为一所因钢而立、因钢而兴的高等学府,辽宁科技大学自1948年建校至今,为钢铁行业输送了一批批“钢小伙”“铁姑娘”,他们怀揣制造报国之志,扎根钢铁一线,为推动中国从“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贡献力量。

 第一把火: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与鞍钢集团共建的鞍山钢铁现代冶金产业学院,自2023年筹建至今,校企双方合作优化方案,形成“理事会决策、双院长执行专业委员会指导”的现代治理体系和“企业工程师+校内导师”联合指导制。其“2+1+1”工程教育模式使202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0%,其中131人已签约鞍钢集团。与河钢联合培养多层次冶金行业从业人员,通过该项目,可为河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培养更多“通汉语、懂专业、知文化”的专业冶金人才。

 第二把火:对接行业,让科研成果能够真正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牵头组建成人电影冶金产业校企联盟和冶金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与鞍钢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鞍钢交通与能源钢铁材料中试平台获批首批工信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同时,学校与鞍山市政府、北京科技大学联合组建千山湾矿业实验室,助力开发出国内首个露天矿智能开采生产平台。主动对接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实施的菱镁新材料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获国家财政资金支持;与中钢热能院联合共建“炼焦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邵安林共建智慧矿山研究院。

 第三把火: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实践育人质效

  首先,推进“核心价值铸魂、三类知识夯基、两种能力锻才”的“1+3+2”教育教学体系改革,赋予学生学习能力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其次,制定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确保2025年内每个学院至少建设一个现代产业学院,且40%以上的专业课为校企共建课程。学校构建动态响应的工程教育生态,建立校企师资双向流动和科研反哺教学等机制,实现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第四把火:匠心传承,锻打新时代“淬火人”

  学校实施“企业工程师+校内导师”联合指导机制,80%毕业设计选题源自企业实际需求。目前,校企共建22门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国家级课程“冶金物理化学”和省级课程“炼铁学”“炼钢学”等。传帮带的方式,培养技术精湛、创新能力强的技术团队。教师团队深度参与鞍钢“高端取向硅钢工艺优化”等12项科研攻关,形成“企业技术难题-科研课题-教学案例”转化机制,确保教学与实践的全程链接。

相关文档